您现在的位置: 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 >> 行业资讯 >> 正文
地震预报,人类必须攻克的难题
地震预报,人类必须攻克的难题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5-22 10:54:02

5月11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生地震后,新疆军区某边防团赶到
受灾最重的库孜滚村进行救援。

  第9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前夕,中国地震局局长郑国光一行来到中国地质科学院,专程看望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文津,并围绕地震基础科技、监测预报制度和方法、开放创新、地震科普等问题与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地科院的专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在两个多小时的会谈中,双方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如何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 
  未来地震预报是否可以实现? 
  5月11日,就在第9个全国防灾减灾日的前一天,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发生5.5级地震,造成当地1.2万人受灾,8人死亡,23人受伤。 
  在人类的历史中,一次次的地震灾害裹挟着巨大的阴影接踵而来,曾经经历过唐山、汶川特大地震的人们,多么希望科学工作者能尽快攻克地震预报这一世界性难题! 
  5月10日下午,履新刚刚5个月的中国地震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专程到中国地质科学院看望赵文津院士,他们谈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如何通过科技进步促进地震预报事业的发展。 
  与许多专家的认识不同,赵文津的观点是:地震是可以预报的。而这样的信心,主要来自于他对地球结构构造和大陆动力学领域内数十年的钻研、对现代地震历史的了解,以及对未来科技发展的认知。 
  “在50年前,李四光先生就大胆地说地震是可预报的。”赵文津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往事: 
  1966年3月8~10日,人烟稠密的邢台地区连续发生了6.8级及7.2级两次大地震,震中区烈度达到9级,死亡8000多人,伤3.8万多人。李四光参加了周恩来总理召开的救灾工作会。会上总理就“地震能否预报和如何进行地震预报”的问题,征求大家意见。此时,李四光老先生又一次站了出来,对总理说:“我看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不过我们得艰苦细致地工作,以探索发生地震的规律是什么。” 
  会议结束后,李四光立即组织了一个地震地质考察队,连夜赶赴灾区。他亲自布置调查地震区及其外围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其活动性,查明地震与地质构造的关系,推测地震可能扩展的趋势。他还指导在邢台尧山设立地应力观测站,打了两口测量地应力的钻孔,用地应力仪器观测地应力的变化。 
  在预测探索中,李四光预测了邢台地震后地震发展的趋势。他提出河间将发生地震,并指示应加强唐山市东偏北方向的滦县等地的监测。可惜的是,因文革的影响,李四光的这些预测不但没有获得进一步验证,反而被束之高阁。 
  1971年4月28日,李四光先生在他逝世的前一天晚上对身边的亲人说: “地热工作我比较放心,它已被人们重视起来了,不放心的是地震预报……我的观点还没有被人们采纳,还不知道我有没有时间和同志们一起去征服地震预报。”第二天早上他就因动脉瘤突然破裂,抢救无效,匆匆离世。 
  赵文津说,在中国现代历史中,至少有5次预报是成功的,其中的经验教训很值得思考与总结。 
  “目前,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现在没有解决,不意味着未来也无法实现。我们必须走自己的路和开放之路,吸收国内有关部门和各领域的科学工作者广泛参与进行试验探讨。”赵文津说,“地震预报研究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势必需要有一个长期探索积累的过程,但我相信地震一定是可以预报的。” 
  赵文津院士曾担任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的多届主任,是国家地震局为推动地震预报与防灾减灾工作发展而正式邀请的国土资源部专家之一。 
  “从2002年到2015年,我作为第二、第三届中国地震预报评审委员会委员和国务院汶川地震专家委员会成员,参与了国家地震局不少有关地震预报工作的业务讨论,深感地震预报责任重大,更深深体会到了地震预报与地质研究工作的密不可分!”赵文津说。 
  科学研究向哪里发力? 
  地震发生在地下介质体中,与地壳的构造运动密切相关。其中,对“地”、对地壳受的力场、对地壳受力的响应等研究都非常重要,不能偏于一个方面。 
  为了加强与国土资源部的合作,4月初郑国光局长率队来到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书记、局长钟自然进行座谈,就进一步深化防震减灾科技合作达成共识。在5月10日与赵文津院士面对面的交流中,郑国光再次表达了国家地震局将进一步敞开大门、与地质等领域科技力量进行广泛的深入合作的期望。 
  他强调,攻克地震预报难题的关键,就是要加大地震预报工作的科技创新,尤其要着力揭示重大自然灾害及灾害链的孕育、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分析致灾成因机理。他希望,地质科技工作者能积极投身国家地震科技创新工程,致力于监测及防灾减灾的基础性科学问题,以及解决影响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关键科技问题,协同开展对地震次生灾害风险防范、城市活断层探测、第六代区划图编制等攻关。 
  赵文津则向郑国光介绍了自己多年来对地震现象与地震预报的思考和认识:“就多数地震讲,都是属于构造地震,即地下发震层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破裂而产生的;活动断层是地壳内的薄弱地带,易于再次发生地震;新地震的发生是与活动断裂及其构造体系受地应力作用的积累达到一定阈值而发生的;要特别注意活动断裂构造体系与区域应力场的密切联系,以便判断未来地震可能发生的部位。此外,应重视并研究探索地震的前兆及临震现象,找出地震超前预报的途径和方法。” 
  他说,核心问题有:第一要研究地震区的地震地质条件,特别是活动断裂带及震源层岩石力学性质;第二是测定地应力,分析地应力与震源层的作用,和发生断裂活动的程度;第三,要研究探索可能的地震前兆现象,包括动物异常显示,并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观测;第四,要对所取得的多种数据进行综合研究和数学计算等,对地震发生的几率进行估算和作出预报。 
  赵文津表示,从这几个月的变化来看,中国地震局正在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发展地震研究和预报工作。“特别是强调打破壁垒、科技引领,这一点非常关键!” 
  地震预报可否群专结合? 
  尽管赵文津认为人类终将攻克地震预报的难题,但肯定的是,现今的理论与找寻前兆的努力还缺乏成熟的技术和经验。 
  赵文津说,“地应力诊断性前兆变化没有得到证实”“地震发生在地球内部深处不易直接观测”等论断,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地质学的研究表明,过去在深部发生大地震的地块,后来会因地壳整体抬升和遭受强烈剥蚀而使这一震源层出露在地表浅处,这就可以为人们研究提供条件。地质人员已在许多地点发现了斑岩体、爆破角砾岩筒、深部岩浆体,以及古地震遗迹等,它们都是生成于地下一定深处,后来因剥蚀而出露地表的。 
  在我国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中,群测群防是一个重要环节,这也是我国地质灾害分布广、危害大、专家力量无法全面覆盖情况下的一种创新。赵文津提出,对于地震预报工作,一定要重视地方群众的经验。因为,各地的地震地质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地方发生地震的规律,本地观测人员体会会更深,更有切肤之感,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走好“群专结合”的道路。 
  一是“地震学方法用来监测地震绝不可少!”它对地震发生后进行快速测定其发生时间、地点和震级是不可或缺的;利用数字地震数据还可以计算地震位错发生的深度和位错大小、地震发生发展的过程,并进行震源机制解读。这些工作对监测地震、研究地震过程都非常重要。 
  二是加强地表和深部地震地质调查。岩层在地应力作用下较易沿着已有的活动断裂发生破裂,即形成地震。断裂力学说明断层的两个端点应力最易集中和产生新破裂;两段断裂之间,即地震空区也是最易发生新地震的地段。这里,震源岩层发生破裂既与地应力大小及其瞬时增量有关,也与岩层本身的岩石力学性质有关。“震源区应力与地层破裂的关系是地震预报工作的基础,必须有所突破!” 
  三是开展重点地震带地应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地应力在地块内和地块间或构造带内各断层之间转移的规律。尤其要注意不同地区浅层测量结果与深部地应力的关系,以及地震带的重力不均衡力的作用。他建议,可在重点地震地区建立若干个试验区,把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结合起来,包括打不同深度的钻孔进行综合观测,并研究建立地震响应网络。 
  四是要研究岩层变形及挤压破裂过程中伴生的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现象,探寻地震前兆发生的规律及其特征,并高度重视各种异常现象的观测和总结。 
  最后,他再次强调了“群专结合”的重要。“群众是专业队伍的重要补充。对他们的工作不能轻视,更不能忽视,希望国家有关部门予重视,将他们组织起来,进行科学和规范的指导,纳入总的规划之中。”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为了国家和世界人民的利益,中国人应当有志气依靠科技进步,带头攻关突破这一难题。”赵文津强调。

信息录入:manager    责任编辑:manager 
  • 上一篇信息:

  • 下一篇信息:
  • 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矿业网甘肃有色白银院甘肃有色兰州院甘肃有色地勘局甘肃有色工勘院甘肃有色天水院中国地学网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有色网有色矿产网甘肃政府网甘肃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部甘肃省地矿局地质资料馆有色信息网地质招标网
    主办: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张掖矿产勘查院 未经书面许可,严禁任何形式转载或复制
    地址:甘肃省张掖市张火公路4公里处 电话:0936-8431863 邮编:734000
    ICP备案号: 陇ICP备10002573号

    甘公网安备62070202000127号

    网站技术支持:元创网络工作室